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揀單位炒樓和揀期權投機頗類似


未繼續談期權賣方的操作前,我們先重溫一下期權長倉和買樓摸貨的比較:

假定:投資者認為後市上升

買樓=買入認購期權
訂金=期權金
收樓日期=期權到期日
行使價=樓價
地產經紀佣金=股票經紀佣金
律師費=交易徵費
釐印費不適用,期權產品不收取。

炒樓要揀一個合適的單位,其考慮的東西和買入哪一隻期權亦同出一轍。首先,投資者要考慮自己有多少錢去負擔訂金,即買入的期權金價值可以有多少;和賣家商量交收日期,即買入何時到期的期權,一般來說長成交期令摸貨較為容易,期權到期日越遠賺錢的機會也應當較高。


重點想講一講樓價(行使價)。假設投資者有50萬資金,付訂金至少要10%,那麼他可以買50至500萬的單位。投資者買入什麼樓價的單位意味著他想要多少的槓桿(leverage)去增加自己的利潤。假設他買50萬的單位,若物業升10%,即能以55萬賣出,他的利潤為55萬-50萬即5萬,利潤為10%;但若他買500萬單位的話,物業升10%就是550萬,利潤則為550萬-500萬即50萬,利潤足足100%翻了一翻。所以槓桿很簡單就是1除以訂金的成數,即1/10% = 1/0.1 = 10x,所以投資者炒樓,選擇的樓價越高槓桿越大。同一道理,選擇期權也有這種概念。行使價就像樓價,你選的行使價越高,相對你付的期權金會越少,而當市況真的如你所願時,利潤也倍增。

談到行使價,大家或會聽過價內、平價(或等價、貼價)及價外的詞語。以認購期權為例,價外的期權指其行使價比現時恆生指數為高者,相反價內的比現時恆生指數為低,而和現時恆生指數相近的就是平價。舉個例子,現時恆生指數為20888,價外的期權就是行使價為21000或更高的期權,價內的就是行使價為20600或更低的期權,而行使價為20800的期權就是平價的期權了。

若上方的例子仍很難明,想用炒樓的例子比較一下,那又怎樣理解?

首先,要找一個樓市價格的基準才可以比較。其實樓市也可以有類似恆生指數的基準,例如平均成交呎價就是一個好例子。價內的單位可以說是比市價便宜的單位,價外的則比市價更高,而平價的則和市價差不多。理論上,買入一個「價內」的單位獲利的機會也較高,因為理論上只要有買家用市價買入你的單位,便可以有盈利。反之,「價外」的單位獲利的機會相對會較低,因為你付比市價高的價值,不過若樓市真的大升,而假設「價內」及「價外」的單位都有相同的升幅,在付同一筆訂金之下,「價外」單位利潤百分比就會較高。

從上例中,又可多介紹一些期權的專用詞語,就是內在值及時間值。物業炒家買入一個比市價低的「價內」單位,價格與平均成交呎價就像期權金的內在值。例如現在平均成交呎價4000元,1000呎的單位值400萬,但現在投資者可以380萬買入同一呎數的單位,省了20萬,那就是內在值。再以以上的期權做例子,行使價為20600點的價內期權就會有20888-20600即288點的內在值。

有讀者或會問:物業例子中20萬的內在值其實並不真實呢,因為買家未必一定可以以400萬順利轉售吧?

全對。從這個比較讀者或會發現到投機於期權比炒樓更公平更容易更有吸引力。恆生指數是有計算方法的,每一個交易日都會發放,而且是鎖定某數十隻成份股作計算。但樓市沒有這些基準指標,個別單位的樓價可以相差很遠,其一致性及偏差可以很大,所以內在值的計算,不像價內期權的內在值那麼實在。而且炒樓又牽涉到流通率問題。

故此,若一定要從期權及物業兩種工具投資選擇,筆者會毫不猶疑選期權。

上面提到過有一個詞語叫時間值。炒樓真的沒有這種概念,但筆者會試一試繼續用炒樓的概念去為讀者作一介紹。不過,下一次先要談談期權賣方的操作,才可和時間值扯上關係。 :)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期權=炒樓?

前陣子因忙於寫自動買賣程式*, 故未有時間繼續寫blog,若果有讀者吃了那粒"藥丸"後等了好久仍未覺得有下文的話,我在此致歉。

期權是不是很難呢?我覺得不是。但無可否認的一件事是期權本身的基本概念較多較複雜,亦有很多專有名詞如行使價、期權金、價內價外等等,令初學者無所適從。所以去介紹期權的操作前,若果想對方明白,真的要花點功夫。我亦曾上過期權的課程,有很多的講解都真的不敢恭維。

賣關子賣夠了,即入正題,期權=炒樓?此話何解?用一個較貼身的例子比喻期權的操作我相信是最令人易明的方法之一。這裡我先解釋指數期權。香港港交所的指數期權產品只限於恆指期權、小型恆指期權及國企期權這三種。

買樓是怎樣的相信大家都會略知一二。樓宇銀碼大,鮮有普通人可以現金不用按揭直接買下,很多時先付首期(down payment),舉個例10%。賣家和買家傾好價錢,就會簽約,到何許日正式交收。這個不難明白。

若是炒家投機看樓價升,他們會怎樣做?就是術語所謂摸貨,即是確認人身份(confirmor)。在樓宇成交前將物業再轉售,只要能賣出高過原本買入的樓價,扣取手續費仍有正數的話,就是成功投機獲利。這種槓桿式的操作風險相當高但利潤亦可以很高,付出數十萬的訂金轉一轉可能會賺多數十萬,有本錢不怕上會者最多買入樓宇收租,也划算。

說到這裡,其實已可表達到買入期權的操作概念了,就是像做一個確認人身份的買家。

假若你認為恆指(樓價)會升,就買入認購期權call option**(單位),付出的訂金就是期權金,收樓日期就是該期權的到期日,至於行使價就是你買該類型單位時的樓價。你要負的釐印費律師費地產經紀佣金就等於你做期權的交易費及股票經紀佣金,非常類似。

只要恆指升,你的call option理論上也會升值,你可以趁高賣給其他人,自己就賺了差價,投機成功了。這種買入看市況升的期權操作我們就叫做long call(長倉指買入),就是這樣,不是很簡單麼?

聰明的讀者或會想到以下的問題:
1) 以上的例子,若找不到第二位買家接貨,我的期權怎辦?
2) 樓宇單位是實在的,但恆指是沒有實貨,只是一個指數,怎樣去理解?

回(1),很簡單,你永遠在你期權到期前找到買家!因為港交所規定期權買賣是莊家制,即是說一定有人買你的期權,價格合不合理稍後可以再談,但至少期權不像樓宇般會遇到沒有買家的情況,可說時非常好的保證,所以期權的流通率(liquidity)比樓宇高得多。
回(2),不難理解,其實如果想短線炒樓賺錢,炒家跟本不會理會實質的那層樓宇,因最終結果只是賺或蝕。買賣期權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不需要實質的東西,光計算賺蝕(Profit or Loss或P/L)就可以了,不用實貨。舉個例,你買入一層樓樓價為200萬,你付了20萬訂金,成功以210萬摸貨售出,不計手續費賺10萬。期權就是這樣簡單將10萬盈利存入你戶口,加上你本身20萬的訂金,戶口總值就有30萬。這種沒有實貨交收的情況就叫做CASH SETTLEMENT。對於炒家來說,CASH SETTLEMENT非常方便,因為隨時可以調配做其他投資,不用受T+2等類似的時間延誤。

希望以上炒樓的實例能令你快一點了解到期權的操作吧,往後再續談如何去了解期權賣方的操作。

*關於自動買賣程式我往後會不定期開TOPIC談一談,若有興趣的話,STAY TUNED! :)
**買入認購期權有好多不同的說法,可以講認購期權長倉,LONG CALL,揸CALL OPTION,簡寫通常寫LC (來自LONG CALL)。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什麼是期權?你怎答?

這一個問題,在對於完全沒有概念的人來說,回應可以是「是吃的嗎?」、「是哪一門派的拳式套路?」,但對這投資工具略有興趣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定必想要一個更好的答案。

我在朋友的身邊或課程當中聽到大多是以下的答案:
「期權好深架,要睇書學完先敢玩。」
「聽講可以咩市況都賺錢,好著數!」
「Short期權隨時輸身家,好大風險架!」
「期權係一種衍生工具,它是(下刪數百字百科全書解釋)...」

到了這裡,我就想起一套電影Matrix。主角奇洛李維斯Neo向著黑人Morpheus說,「This is not real!」,對方即講道,「Real? How do you define real?」,然後叫Neo呑下藥丸,喚醒自己而得知廿二世紀殺人網絡Matrix的真相。

Options? How do I define options? 你又有興趣呑下我給你的「藥丸」嗎?